“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肥胖或超重,相对于低血糖而言,体重增加的问题在患者当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,可能还有很多患者会认为体重增加是病情好转的表现。”2月26日,在诺和诺德公司宣布新一代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平(地特胰岛素)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闻发布会上,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教授这样告诉记者。
母教授说,研究显示,体重每增加1公斤,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3%至6%。“因此,2型糖尿病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,也要有效地控制体重,务必做到斤斤计较。”
遗憾的是,在目前所有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中,只有地特胰岛素具备控制患者体重的药效。“最新的研究显示,地特胰岛素能够作用于人的下丘脑,从而控制患者饭量的摄入,控制患者的体重。”母教授说。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,在欧洲国家,60%至70%的患者首先采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,而在亚洲国家,更多的人采用预混胰岛素来控制血糖,“糖尿病人在注射胰岛素的时候,低血糖现象会不可避免地发生,而地特胰岛素的作用时间曲线相对平缓,全天血糖波动很小,大大减少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。”
正是因为地特胰岛素独特的分子结构,它的发明者因此获得了欧洲发明家奖提名,与空中客车、奥迪汽车等一起角逐2008年度“制造业创新奖”。
Peter Kurtzhals博士是诺和诺德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科学家,他参与了地特胰岛素发明的整个过程,整个过程历时15年左右,对于地特胰岛素能够控制病人体重的独特疗效,他表示,“诚实地说,这是一个惊喜,在研发之前,我们并没有想到要发明一种药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,还能控制病人的体重,不过在对几百种试验中的产品进行筛选后,所有后期的试验都显示,地特胰岛素的确具有这样的疗效。越是肥胖的患者,地特胰岛素的疗效就更加的好。”
母义明教授说,跟长效胰岛素相比,中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短,在皮下以结晶的状态存在,药物溶解吸收不稳定,且变异性大,药物有明显的作用高峰,易造成夜间低血糖现象的发生,“一次致死性的低血糖会导致10年糖尿病控制的失败。所以防止病人血糖的异常波动显得非常重要,地特胰岛素一天一次注射,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24小时控制平稳,低血糖发生率较NPH胰岛素降低53%,夜间低血糖风险降低65%。”
据了解,地特胰岛素目前已经被纳入最新颁布的2009版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》。
每一种新型药品的诞生,除了需要大量的研究试验时间,也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持,“我们研究中心一年的研究经费是15亿美金,而一种新药的诞生,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。”Peter博士说,目前市场上所有的胰岛素都是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,“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发明口服的胰岛素,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。”
(编辑:韩枫)
温馨提示:
关注糖尿病,等于关注身体健康。久久健康网为您提供最专业的糖尿病和糖尿病治疗服务,想了解更多精彩症状
糖尿病常识
文章,请点击返回
糖尿病专题
。